top of page

經濟發展

​​能否促進社會公平,讓市民共享繁榮的成果?

​能否讓經濟可持續發展?

「大市場、小政府」的自由經濟模式

是否仍然適合今日香港?

_MG_4657_r.jpg

我們認為,政府必須——

加強在經濟發展中的領導促進角色。

​配合國家經濟發展策略推進香港持續發展。

大力推動產業多元化,創造新的增長動力與就業機會。

​善用公共財政政策,實現公平分配、成果共享。

社會各界有不同意見​ 

1

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上的角色

  • 檢討政府「大市場,小政府」的經濟原則。

  • 利用公共財政手段,推動經濟發展,並利用稅務措施,締造成果共享的社會。

Multimedia

2

提升智慧創新能力

  • 創科發展須與政府管治效率掛鈎,善用科技提升管治效率。

  • 進一步加強金融科技水平與能力。

  • 推行全面電子化公共服務。

  • 構建全城物聯網。

  • 推動本港的開放數據進程,包括設立「開放數據諮詢委員會」及研究訂立「開放數據法」(Open Data Law)。

3

本港再工業化何去何從?

  • 積極提高科研開支佔GDP比例,為香港工業發展制定新的目標。

  • 設立專責委員會,以判定那些產業適合香港發展,為業界的發展提供前瞻性指引。

  • 以稅務優惠、由政府注資參股等措施,支援目標產業來港投資。

4

旅遊業的持續發展

  • 提高本港旅遊業長遠的接待能力,持續優化及增加旅遊景點設施,檢討海洋公園未來發展路向。

  • 檢討內地居民來港旅遊的簽注制度,以便對內地遊客數目作出適當的調控。

  • 住宅區設立旅巴上限,減少旅客在民居活動。

  • 進一步加強粵港澳區域合作,開拓「一程多站」的旅遊產品,放寬「144小時便利簽證」規定,吸引更多國際旅客。

5

進一步加強大灣區經濟融合

  • 推進跨境金融服務創新,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及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以推動區內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加強兩地金融互聯互通,包括優化深港通計劃、進一步推動香港與廣東省的保險業務互聯互通機制。

  • 協調大灣區內的機場港口,將大灣區打造成國際級的高增值多功能航運中心。簡化過關及清關手續,在更多口岸實施一地兩檢。

  • 聯合發展智慧灣區,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共享平台,並加強區內人流、物流、服務流、資金流及資訊流的互聯互通。

  • 粵港澳三地成立聯合部門,研究調低整體的企業稅負,制定有針對性的稅務優惠政策。

民建聯建議進一步探討的方向

政府要更好利用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為本港企業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小政府,大市場」原則已經不合時宜,政府必須更積極有為,引導企業和人才匯聚,推動本港新產業及多元經濟發展。

​政府必須為創科和再工業化制定更具前瞻性的全盤發展策略和長遠目標,全力促進產業發展。​

透過「滴漏效應」無法紓緩貧富懸殊。政府必須善用公共財政政策,包括稅務以及各項政府開支,進行更有效的「二次分配」,讓全民共享經濟成果。

d_logo-2_edited.png
GettyImages-1097212168.jpg
bottom of page